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9

你好,我是机器人

美国HBO在2016年推出一套连续剧《西部世界》, 剧情大胆建构了一个人机共处的想象。 故事围绕在一个巨型主题公园,住满了高度仿真人类的AI机器人。 这个公园的用意是让进来消遣的游客可以随意命令和处置机器人, 而剧中的机器人早已被设置任务,会主动与游客搭讪和玩乐等等。 然而,这套美剧赋予机器人有自我觉醒的能力, 并开始反抗人类的控制…… 这部剧充满各种深涩及需慢慢咀嚼的思路和故事线,令这套美剧当时迅速蹿红起来,当中的福特(由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所饰演 )可说是整部剧的灵魂。 这套剧也探讨很多宗教、道德和哲理, 当掌管《西部世界》故事的设计师Sizemore推介Odyssey故事线时,福特就说了一段话: They're not looking for story that tells them who they are, they already know who they are. “the guest don't return for the obvious things we do, the garish things. They come back because of the subtleties the details. They come back because they discover something they imagine no one had ever noticed before, something they fall in love with. They're not looking for story that tells them who they are, they already know who they are. They're here because they want a glimpse of who they could be.” Guest指的就是进来乐园的游客,会令他们流连的不是故事线,而是可以自由和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以及那些他们认为无人发现的细节。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句,他们会在这里是想一瞥自己可以变成谁(身份)。 然而,想要让机器人与人类无缝接轨,甚至能畅所欲言,或许这几十年都未必能看得到。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20...

不谈百万,只谈亿

说到钱,假设马云、巴菲特或比尔盖兹,任何一个人给一亿令吉, 你会怎么花?有情侣的人,估计会带对方去几次的浪漫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在社交媒体大撒狗粮。倘若给我, 大概也就和很多人的梦想一样,环游世界几圈才可以发表“ 人生无憾”的宣言。不过现实给我泼了一杯冷水,随便踩我几脚,眼前是没一亿, 倒是可以看到一亿像素的手机。 我以为小米明年或许会推出这款产品, 不料在9月24日就率先曝光,名为MIX Alpha概念机。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会刚结束不久, 小米这款手机可说立即抢了全球镁光灯的焦点,成为众人的话题。 尤其是MIX Alpha全新的“环绕屏”设计,前后完全是屏幕, 握在手上不知道会不会在屏幕沾满指纹。同时, 这款概念机完全没有实体按键, 以致我也好奇要如何降低用户的误触几率。但毕竟是概念机, 不能以量产机的角度去对待,希望明年可以尽早看到这款手机诞生。 至于没有实体按键可说是非常前卫的做法,亦与屏幕设计有关。 刚推出市场不久的vivo NEX 3就端出了“瀑布屏”,屏占比高达99.6%, 完全没有实体按键,而采用隐藏式的触感按键;华为Mate 30系列也有“瀑布屏”,不过只有Pro版本取消音量按键, 但依然保留电源按键。猜想是要试水温, 看看市场可不可以接受无按键的操作。 说到屏幕,我猜想后置镜头日后会不会也变成升降镜头, 如此一来手机背部能完完全全变成第二个屏幕, 无需像折叠手机这么厚重,这不失为一个新尝试。 这期专栏主角就是手机后置镜头的像素, 三星电子与小米合作研发了新款ISOCELL Bright HMX感光元件,可说掀开手机摄影革命。 一亿像素究竟是什么概念? 就好像问我要用几天数完一亿令吉钞票这样的茫然。 这款感光元件只有1/1.33吋, 据悉能够拍摄非常细致画质的照片,低光环境拍摄不成问题。 最重要还备有Smart-ISO, 可根据光源环境调整相应的感光值,即大白天就切换低ISO模式, 夜晚就会调到高ISO模式,但又不会过高,以免产生很多杂讯。 根据早前三星透露的信息, 这款感光元件还能以30fps的速度录制解析度高达6K( 6016x3384)的视频。 理论上来说,这个感光元件几乎可以“杀”掉单眼相机,唯, 只有亲身测试才知道是否媲美单眼相机。需延伸探讨的, 用户真的需要这么高...

华为Mate 30系列以光亮圆环重构视界

华为年度旗舰机Mate 30系列成功集结各种“黑科技”,从硬体配备直至软件均变得更强悍和卓越,尤其在视频拍摄与摄影功能。 第一个亮点莫过于光亮圆环,从方到圆的相机模组设计,有人吐槽,有人赞赏。然而重新认真看待,这次镜头可不是例常升级,反之重新为Mate系列找了一个新定位。千万别以为是一个供商务用途的旗舰机,这次是要打造一个电影拍摄和摄影的强大机器。 第二个亮点是Mate 30 Pro机身毫无实体音量按键,仅仅保留一个电源实体按键,用手指在左右侧面屏幕滑动即可调整音量。Mate 30则继续保留了这些实体按键。但是,如果你在耍脸书、IG故事或WhatsApp传来的视频,音量突然暴增,这个虚拟按键可能就无法让你来得及关掉音量。由于这次是采用88度超曲面“瀑布屏”,左右两侧都允许用户使用虚拟音量按键。 搭配电影镜头 这一场发布会以Rethink Possibilities(重新定义可能性)为主题,第三个亮点当然是主菜,配上四颗徕卡认证的后置镜头,分别是各有4000万像素的“SuperSensing Wide”(超感光摄像)镜头(f/1.8)和“Ultra-Wide Cine”(电影摄像)镜头(f/1.6,OIS防抖)、800万像素长焦镜头和3D深度感应镜头。当中的Mate 30 Pro可以拍摄最高7680fps的超级慢动作视频,如果使用这个度数,视频的解析度肯定要牺牲了,只能用到720p,有舍必有得。 不过这一回就没有P系列的50倍拍月亮的超高变焦,长焦镜头只拥有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和30倍数码变焦功能,但经我测试,P系列的潜望式镜头是会强一些,Mate系列我会建议使用3-10倍之间。 毫无意外,Mate 30系列也搭配了最新麒麟990处理器,换言之,其手机也可以支持4K 60fps视频拍摄。对于Mate 30系列的5G款式,自然就会搭配麒麟990 5G版本的处理器。 隔空手势操作 6.62吋Mate 30和6.53吋Mate 30 Pro的电池容量不同,分别有4200mAh和4500mAh。两者均支持40W有线和27W无线快充技术。值得一提是,Mate 30 Pro还备有隔空手势操作,早前LG和三星(用S Pen)也有这种操作,三者之间都还在试水温,这个功能还无法看到有很格外亮眼的做法,可能未来还有些改进。另一...

人造肉更健康?

(Photo by Paul Hermann on Unsplash) 人造肉会不会更健康?没有人可以给准确的答案,但,每样新食品诞生,总有人想要去比对现有的产品,仔细检测各个层面,看何者更为优异。 尤其涉及到长期在市场销售和进入众人嘴巴的产品,谁能预估有关食品所构成的未来影响。 过往很多人高喊少吃肉救地球,如今为了救地球,你愿不愿意牺牲个人饮食习惯?这道题目就好像询问一个人要不要割肉喂鹰,舍己救地球这么伟大的命题。说实话,并非每个人有崇高的精神理想,每个人的饮食习惯背后都有其独特原因。比方说要求禁止一次性的塑料吸管,对残障人士或病人而言,他们恐会不同意。然而,禁塑政策推出后,是否有顾虑到这班少数群体的福利? 什么是人造肉?目前,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Lightlife、Modern Meadow、Mosa Meat以及Finless Food都是灸手可热的人造肉产业,但要务必划清人造肉定义:第一、是基于植物蛋白所配制的“素肉”,拥有肉的外表、颜色和口感;第二、采用动物肌肉干细胞培植实验室肉类,姑且也能称为“试管肉”。 人造肉与素肉差别 这些人造肉与平常吃到的素肉、素鸭、素鱼有什么差别?最大差异或许是食材和烹调方式。人造肉是抽取植物蛋白所制成,过往餐桌上的素肉都是由菌类、豆腐或豆皮而制,接着借用味道、酱料烹调而成。人造肉改变了豌豆、蘑菇蛋白的蛋白结构,再加入调味料,让人造肉有肉的质感味道。进一步聊的话,为什么用豌豆蛋白?除了涵盖更多人类所需的氨基酸,价”格也比较稳定,没有太大起伏。 (Photo : Beyond Meat Facebook) 至于普遍上大家所熟悉的素肉,没有太复杂的成分,面筋和豆类制品是主要食材,比方说素鸡,实际上由黄豆加工而成,将一片片的豆皮卷起来变成“鸡腿”形状,经过蒸煮定型。需知的,这类以豆制品为原料的素肉通常含有氯化镁、盐、焦糖色素及油脂。素肉加入调味料和塑形后,再看需要什么风味而经油炸,增添口感。有些素肉口感、肌理纹路、颜色、香味越来越倾向真肉,有时素食人士吃了以后,都难以置信可以制成如此真实的仿肉口感。 对于在实验室里培植的人造肉,则是抽取动物干细胞培植成肌肉,然后再变成肉条,搅成肉碎而成肉饼。现阶段...

数码身份的灾难

从“深度伪造”(DeepFake)到“深度裸体”(DeepNude),可以证明一样事实,想要摧毁一个人名声丝毫不难,每个人极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AI)技术底下的受害者。 不过,首先必须说明,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全凭开发者如何使用,以及是否恪守伦理道德和遵守法律。此次,全球舆论都在谴责DeepNude开发者,致使许多女性成为他人猥亵对象,造成极大伤害。虽然该应用程式即时下架,但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早已有人事先下载再上传到其他平台渠道,再也止不住各种有心人士的邪念。 说到换脸,近期有一款应用程式FaceApp在朋友圈流传,许多艺人也跟随潮流,“玩坏”自己。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拥有焕然一新的样貌(但不是别人的脸),想要变成年轻小伙或睿智老人,任君选择。这款应用程式早在2017年发布,同样也是运用AI技术换脸。这场换脸风潮也正如今年初在社交媒体掀起的“10年挑战”,大家纷纷张贴10年前与10年后的照片对比。但对于少部分人而言则有所担忧,如美国参议员认为美国公民个人资料会因此外泄,要求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介入调查。 FaceApp这款应用程式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自己”,有人就将美国队长(Chris Evans饰演)“老化”,竟然发现与在 《Avengers:Endgame》里面他有90%相似。可见这个软件的AI算法非常精准。(图:截自网络) 根据BBC新闻网站引述FaceApp的澄清文告,用户修改的照片会存放在云端。任何存入在伺服器的照片,从上载日期算起,48小时内会删除。同时,有用户指该应用程式可以取得进入手机照片库权限,然后取得当中的照片。文告澄清只会上载用户选择的照片,不会转存用户手机的照片到云端,以及不会转卖资料给第三方。 这一连串举动显示人们开始关注个人隐私的安全,会严查应用程式是否有蓄意收集个人资料做非法用途。这可说是值得称赞的事。不过,有时一些情况还是防不胜防,那就是假账号和骇客的入侵。 推特去年删除了超过1亿的僵尸账号,脸书从去年10月至2019年3月份,也删除了33.9亿个假账号。我身边不少朋友都碰过帅气的飞机师或穿着性感的美女来加好友,但这些人位置远在英美或欧洲国家,大家“萍水又不相逢”,除非现实生活曾接触,不然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或假账号。最后加友目的就是要骗财。 推特2018年删除了...

DeepFake是一个毒药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2007年“林甘视频案件”?这是涉 及背后操控和内定法官升迁的司法丑闻。当皇家调查委员会 确认视频的真伪和鉴定涉案人士后,视频中的主角林甘(V K Lingam)供证时却显得非常淡定,坚决强调视频中的 人“看来像我,听来像我,但不是我。”最后,这番对白也 成了经典名句。   2007年“林甘视频案件”视频截图 换作以前,人证物证俱全之下,若附带视频,被告就很大成 数无法脱身。然而,面对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AI)技术 ,当视频都能伪造时,原本苍白无力的林甘名句无意间却预 示了一种可能,甚至改变了世界对新闻或真相的拿捏尺度。 近期我国男男性爱视频事件就提到了“深度伪造”(Dee pfake)这个词汇,有人揣测,劣质的视频画面是为了 掩饰“深度伪造”的痕迹。不过,事实是否如此?澳洲特别 广播服务公司(SBS)邀请4位视频验证专家分析有关视 频,有两人声称没有发现造假的证据,另外一人则认为无法 从中判断。 在未取得原始档案情况下,难以精准判断视频是否经过“深 度伪造”,即使是专家也不敢一口咬定是真或假。有一个很 好的例子,美国喜剧演员Jordan Peele和网络媒体Buzzfeed一起制作了恶搞奥 巴马视频,两人可没有换脸,而用Adobe After Effects和FakeApp软件,把Jordan Peele的嘴巴套在奥巴马脸上,最终成品很自然看到奥 巴马在“吐槽”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倘若Jordan Peele不在社交媒体贴出对比视频,普罗大众根本无从 分辨,还以为是真的。 美国喜剧演员Jordan Peele“变成”奥巴马嘲讽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近期也“中招”,两名英国艺术家成功篡 改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视频,但由于声音有些奇怪,很快被 人发现是假视频。两人均声称没有欺骗用户,因为视频都有 加上“deepfake”标签。 人工智能固然提供了很多科技机遇,但也引起不少恐慌,对 于这个恶作剧视频或“深度伪造”技术,美国国防部不敢掉 以轻心,也意识到会有潜在的威胁,毕竟伪造一国领导人的 视频会引发无可预计的后果,形同一种虚拟的“操控术”, 随意制造各种舆论。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常设委员会在6月 中便与人工智能专家小组召开会议,探讨应对“深度伪造” 技术事项,因为担心影响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恐怕选 民会收...

你的朋友是假账号吗?

脸书大当机 之后,谁晚上睡不着的?估计大家还是很OK,没太大毛病。倒是我想深一层,近年脸书不断爆发资料外泄事件,今年又发生两次大当机,倘若大企业都全盘依赖脸书营销推广,他们能不能因当机事件向脸书索赔? 又或者这么想,大企业固然可以出资经营官网,中小型企业因应社交媒体的魅力,较多付出很多心思经营脸书账号。不过,这个魅力未必这么理想,犹如乌托邦这么美好。需知,很多脸书用户都未必是活跃用户,一个月搞不好没上线,甚至是一个僵尸账户,商家还要提防泛滥的假账户,一直要求PM,耗尽商家的精神时间。 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提到假账号或僵尸账号,脸书的竞争对手 推特 去年删除了超过1亿的僵尸账号,相当于对方现有3亿多活跃用户的30%。根据BBC报道,一位在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电脑科学家Juan Echeverria在2017年就发现了一个僵尸推特网络,这个网络掌管了35万个假账号。据悉发现有大量的推特,上面所显示的位置,有23000个 的地理位置根本是没有人迹的地点,好比在沙漠和海洋中央(这些推特用户应该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脸书从去年10月至2019年3月份,也大幅度删除了33.9亿假账号。这个数目很恐怖,脸书真正活跃的用户才23.7亿人,假账号整整多出10亿。如果要对照更早前2018年4月至9月的记录,假账号才大约16亿,短短几个月就暴增一倍,可想而知,什么情况令到这么多假账号出现? 大胆假设,这次当机会不会很可能为了重整脸书的资料库。如今脸书是透过人工智能和人工监控相互结合的方式检测,大多数假账户在创建后几分钟内就被阻止。今年3月13日,脸书花了24小时才抢修成功,并说是伺服器的问题。现在是7月3日,又再一次大当机,这次还牵涉Instagram和WhatsApp。我在上述提到脸书截至3月份删了超过假账户,这次不到4个月,又当机? 【久没联络的朋友是真的吗?】 先喘一口气……认真想一想,如果你的朋友不曾活跃、留言、贴文,这个账号真的是他本人在经营的吗?有没有可能别人冒用对方照片开一个账号然后行骗?当然,近期朋友都碰到飞机师、海军、长官的帅哥照片,这些假账号都通通都可以删除,肯定不是真的。那些胸前伟大的美女也肯定是假的,除非各位男性自信认为是因其帅气吸引到国外女...

你的Like不是Cash

《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近期有一篇文章,标题还挺耸动:“Joe Nicchi is global hero for taking on corrupt ‘influencers’ – Stephen Jardine”,大意翻译是“乔尼兹因对抗贪得无厌的‘网红’成为全球英雄。” 谁是乔尼兹?他不是什么商界名人或富豪,也没有任何靠山,竟可以如此豪言讨伐行走趋势大道的网红们。直至在Reddit”被出名“之后,大家方知道他是一名在洛杉矶卖雪糕的小贩。2014年,他开始营业时,与其他商家一样,在社交媒体小有名气。他接受BBC采访时说,过去几个月一直很多网红频频占他便宜,即要求免费雪糕。不少苛索无度的人想用一张Instagram照片、Stories或文章来"付费",并声称自己有很高曝光率,可以增加客源和推广他的雪糕。 有一句话说得好,赞数是无法缴付任何账单(online likes don’t pay the bills),成为广为人知的知名雪糕小贩后,生意自然会火红,但之前所付出的免费雪糕呢?这些生意成本也是一笔账,乔尼兹已经厌倦这样的网红经济生态和陋习。令他炸爆的是在6月27日,有人问他可否赞助300个雪榚换取“曝光机会”(原话:exposure),“这个是他们最喜欢用的词汇。”套一句俗语,不问哪里知道,但恐怕在错的时机问错人。他情绪大爆发,写了一个告示牌,指“网红要付双倍”,接着上载到Instagram。这样的行为也掀起一番讨论,很多网民留言大力赞赏。 网红电邮惹怒度假村老板 乔尼兹不是第一个人谴责贪婪的网红们,4月份,菲律宾北苏里高省卢纳将军城的White Banana Beach Club度假村在脸书发帖,声称不断有网红不断电邮,要求互惠合作,而度假村负责人明确拒绝这样的要求。简单来说,他们希望可以免费吃住。这间度假村位置是在一个岛上,具备纯朴大自然的建筑风格,沿着锡亚高的图亚森沙滩(Siargao’s Tuason Beach)。这样的美景吸引不少人来询问。度假村老板Gianluca Casaccia则说,在没有社交媒体宣传以前,这间度假村已经吸引不少人居住,并不是网红时代造就他们。 究竟网红们如何“惹怒”了他?他接受CNN访问时提了一个例子:“Hi, I'm an influencer, ...

跳不出箱子,就丢!

Always think out of the box, but somehow customer always want boxes but not ideas. 突然想到上述的句子,浅显易懂,相信不用我再翻译。这段话跟我近期所写的文有关,当你有一个超前的想法或产品,在讲解或告诉客人时,对方听完整体概念和价值,突然说能不能举一个实际生活的例子或类比,再不然给我样品看看。当下你会怎么做?第一、告诉他目前市面上没有类似产品,我只能提供一个概念;第二、尽最大能力找到相关的产品做对比,让顾客容易理解。 无论什么答案就会直指到本身是否有能力传达这份产品的价值概念和用途,如果需要用到一个生活物品去阐明自身新颖的概念,是不是意味自己的概念还不够超前,或者为了迎合顾客接受程度,得把突破超前的想法降级。举一个例子,几个月前的无人飞行车,如果没有任何模型,展览者只是卖一个想像,能不能说服大众本身的无人飞行车概念?其实不能,因为之前已有人研发出相同的产品,大家会很快联想到无人飞行车就是类似亿航、大力Terrafugia。一旦要卖一个想法,还得顾虑社会需求,有没有需要一个这样的想法。 这是马来西亚无人机企业AeroDyne展出了首架无人机概念车“Vector”(图:截图自Kementerian Pembangunan Usahawan官方脸书) 苹果麦金塔面世时,如果贾伯斯说,“我们要卖一个更厉害的电脑”和“我们要卖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设计。”两种结局会有所不同,苹果会不会维持至今也可能是未知数。如今,这可能无关市场行销,而是顾客在碎片信息时代,希望能看到直接和容易消化的产品,缺乏想象者越来越多。好比5G网速,最长听到的是5G网络可以让你在1秒以内下载5GB的电影。这是一个很好入脑的例子,让大家可以马上联想到5G的迅速。不过,5G所带来的好处不仅是网速,更多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形态,包括路上会出现更多无人车、无人机,踏入物联网时代。 实际上,很多人搞不好更喜欢浏览视频毫无停滞,为何还要下载电影占空间?这里有潜在的因素,那就是5G数据网络不便宜。英国最大电信营运商EE所售卖的5G手机数据配套是每个月54英镑(大约285令吉),而且只有10GB。如果要120GB, 每个月要价74英镑(约391令吉)。英国BBC电视台5月份做5G电视直播,则因为流量用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