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数码身份的灾难

从“深度伪造”(DeepFake)到“深度裸体”(DeepNude),可以证明一样事实,想要摧毁一个人名声丝毫不难,每个人极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AI)技术底下的受害者。

不过,首先必须说明,科技本身没有好坏,全凭开发者如何使用,以及是否恪守伦理道德和遵守法律。此次,全球舆论都在谴责DeepNude开发者,致使许多女性成为他人猥亵对象,造成极大伤害。虽然该应用程式即时下架,但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早已有人事先下载再上传到其他平台渠道,再也止不住各种有心人士的邪念。

说到换脸,近期有一款应用程式FaceApp在朋友圈流传,许多艺人也跟随潮流,“玩坏”自己。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拥有焕然一新的样貌(但不是别人的脸),想要变成年轻小伙或睿智老人,任君选择。这款应用程式早在2017年发布,同样也是运用AI技术换脸。这场换脸风潮也正如今年初在社交媒体掀起的“10年挑战”,大家纷纷张贴10年前与10年后的照片对比。但对于少部分人而言则有所担忧,如美国参议员认为美国公民个人资料会因此外泄,要求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介入调查。
FaceApp这款应用程式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自己”,有人就将美国队长(Chris Evans饰演)“老化”,竟然发现与在《Avengers:Endgame》里面他有90%相似。可见这个软件的AI算法非常精准。(图:截自网络)


根据BBC新闻网站引述FaceApp的澄清文告,用户修改的照片会存放在云端。任何存入在伺服器的照片,从上载日期算起,48小时内会删除。同时,有用户指该应用程式可以取得进入手机照片库权限,然后取得当中的照片。文告澄清只会上载用户选择的照片,不会转存用户手机的照片到云端,以及不会转卖资料给第三方。

这一连串举动显示人们开始关注个人隐私的安全,会严查应用程式是否有蓄意收集个人资料做非法用途。这可说是值得称赞的事。不过,有时一些情况还是防不胜防,那就是假账号和骇客的入侵。

推特去年删除了超过1亿的僵尸账号,脸书从去年10月至2019年3月份,也删除了33.9亿个假账号。我身边不少朋友都碰过帅气的飞机师或穿着性感的美女来加好友,但这些人位置远在英美或欧洲国家,大家“萍水又不相逢”,除非现实生活曾接触,不然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或假账号。最后加友目的就是要骗财。
推特2018年删除了超过1亿的僵尸账号,这个数目等于推特活跃用户的三分之一。


当大家生活在数据时代,特别是网红们或内容创作者,他们苦心经营的社交媒体账号就是全部。任何商家业配来往、朋友交际、粉丝交流都在这些平台,倘若一夜之间消失可说摧毁了网络事业。数天前有马来西亚网红的Instagram账号被骇,结果经营长达7年的账号(789个贴、34万粉丝)转眼消失。对方除了第一时间报警,也立即发布视频,警惕所有粉丝朋友,而有关骇客是通过这个账号频频向其朋友要求借钱,不少人因此上当。

总归一句,未来网络世界还有更多未知的危害,不法分子说不定可以用AI伪造成朋友的脸发布视频诈财、骗取个人隐私资料。倘若想要在社交媒体建立事业者,必须要时时刻刻更新密码、避免打开任何可疑电邮、安装强大的防毒软件。此外,激活二步验证模式,将账号与手机号码或其他电邮账号绑定,提高账号的安全程度。(刊于2019年7月19日 《星洲日报》言路版)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跳不出箱子,就丢!

Always think out of the box, but somehow customer always want boxes but not ideas. 突然想到上述的句子,浅显易懂,相信不用我再翻译。这段话跟我近期所写的文有关,当你有一个超前的想法或产品,在讲解或告诉客人时,对方听完整体概念和价值,突然说能不能举一个实际生活的例子或类比,再不然给我样品看看。当下你会怎么做?第一、告诉他目前市面上没有类似产品,我只能提供一个概念;第二、尽最大能力找到相关的产品做对比,让顾客容易理解。 无论什么答案就会直指到本身是否有能力传达这份产品的价值概念和用途,如果需要用到一个生活物品去阐明自身新颖的概念,是不是意味自己的概念还不够超前,或者为了迎合顾客接受程度,得把突破超前的想法降级。举一个例子,几个月前的无人飞行车,如果没有任何模型,展览者只是卖一个想像,能不能说服大众本身的无人飞行车概念?其实不能,因为之前已有人研发出相同的产品,大家会很快联想到无人飞行车就是类似亿航、大力Terrafugia。一旦要卖一个想法,还得顾虑社会需求,有没有需要一个这样的想法。 这是马来西亚无人机企业AeroDyne展出了首架无人机概念车“Vector”(图:截图自Kementerian Pembangunan Usahawan官方脸书) 苹果麦金塔面世时,如果贾伯斯说,“我们要卖一个更厉害的电脑”和“我们要卖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设计。”两种结局会有所不同,苹果会不会维持至今也可能是未知数。如今,这可能无关市场行销,而是顾客在碎片信息时代,希望能看到直接和容易消化的产品,缺乏想象者越来越多。好比5G网速,最长听到的是5G网络可以让你在1秒以内下载5GB的电影。这是一个很好入脑的例子,让大家可以马上联想到5G的迅速。不过,5G所带来的好处不仅是网速,更多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形态,包括路上会出现更多无人车、无人机,踏入物联网时代。 实际上,很多人搞不好更喜欢浏览视频毫无停滞,为何还要下载电影占空间?这里有潜在的因素,那就是5G数据网络不便宜。英国最大电信营运商EE所售卖的5G手机数据配套是每个月54英镑(大约285令吉),而且只有10GB。如果要120GB, 每个月要价74英镑(约391令吉)。英国BBC电视台5月份做5G电视直播,则因为流量用完,直...

社媒为新冠肺炎资讯把关

城中最新的话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新冠肺炎,2019-nCoV),即使政府讲明会提控散播谣言和假消息的人,很多人还是追求独家第一,非常热心的传播信息。因此,只要网络流传出什么资讯,都会引起风吹草动,以致人心惶惶。 目前我国卫生部是做足资讯透明和让公众有知情权,每天都有一场记者会,报告最新详情。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为了杜绝和限制散播不实的疫情信息,脸书和推特也采取严谨措施,确保民众能取得有用的资讯和支援。只要用户搜索“coronavirus”、“chinavirus”等关键字,页面会引导用户到马来西亚卫生部的官方网页(http://www.moh.gov.my/),查看最新的疫情资料和数据。然而,略为可惜的,如果搜索中文词汇如“武汉肺炎”、“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冠状病毒”等,则不会出现有关的告示。倘若想要严密的克制假消息流传,或许也要在语言设定上灵活调整,无论英文、中文或其他相关语文。 作为新生代喜爱的视频平台抖音(TikTok)也参与一份。该平台并要求用户利用各种权威的资源,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信息验证视频内容是否属实。同时,也鼓励用户立即举报任何可疑的视频内容。用户一旦搜索关于“coronavirus”或“chinacoronavirus”等标签,上方皆会显示有关告示。 不过,在这个疫情蔓延时刻,我倒不认同是一个好时机去消费这个公共卫生问题。脸书或群组都有受过这类流传的图文。无论制作视频、文案或任何恶搞图,都应该尊重这些病患,以及站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如今,好好保护自己,汲取正确的资讯,不要随假资讯闻鸡起舞。有时所谓的“独家”都未必是真实,弄到人们恐慌予谁有利?

你向往什么新常态?

科技在新常态底下如何影响一个人?这句话有好几个部分可以拆解,从科技、新常态和影响都分别能好好探究。每个人对科技的理解范畴都不同,有者锁定在手机、社交媒体和常用的应用程式;有些人则融入智能生活模式,尝试更多新颖科技产品。若再扩大想像范围,还可以借助《西部世界》、《碳变》这类科幻连续剧所设下的经纬度,去探讨人机共存的哲学议题。 随着我国新冠病毒病的疫情开始有好转,不少人已在谈论要适应新常态。掌握了科技是否意味融入了新常态?以主流言论来判定,可以做此定调。疫情结束不代表可以回到过去,肯定是迎接全新的格局。然而,掌握什么科技才算是适应了新常态?我们或许还没有特斯拉、无人机外送、飞行汽车等,但整体数码发展原先需多一年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一场全球大流行病把大家推前一大步,至少很多对居家办公、视讯平台、外卖和电子钱包不再陌生,甚至变得操作娴熟。 疫情底下,很多人提出疑问,智能城市到底发挥了哪些功效。最基本的做法,政府便推出了各类追踪应用程式,我国就有三款——My Sejahtera、Gerak Malaysia和My Trace,体现了数码政府的优势,至少遇到路障时,人们展示二维码就能通过,减轻执法人力负担。换一个角度,你也可以质疑为什么不做一个应用程式涵盖所有功能?以中国抗疫为例,他们采用健康码做法,只有获得健康绿色码才能通行,红、黄色则禁止出门。然而,健康码是如何判定一个人该取得什么颜色的二维码?这回归到背后的大数据库演算,没人可提供任何答案。 对于商家,常被提到的字眼是数码转型,学习从线下搬到线上。惟,不是一个响指即可解决,是要如何转对?疫情期间,消费者和企业公司都倚重社交媒体行销,尤其饮食和零售此次取得很大成效,延长了生命周期,开拓新销路。新常态后,或许要构思如何保温,吸引消费者继续支持下去。对于旅游业者、五金店、中药行、复印店、汽车业、艺术工作者等等,又需要学会哪些科技突破困境? 昔日可能要借助网红推销,如今各家老板亲自出面,平实朴素的直播也可能掀起热潮。中国有抖音、小红书,但我还没有发现到本土有类似平台,当然也还没走到使用小程序推广业务的地步。根据网络调查,疫情期间,视频远比照片来得吸引,直播教学烹饪、绘画、开箱、演唱或时事对谈极受网民欢迎。然而,每个行业是否适用直播推广?唯有一试才知道。新常态的大马,预计网络直播会带...